耳硬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助听器效果有的好有的差呢 [复制链接]

1#

有不少助听器用户觉得佩戴了助听器之后,确实满足了自己聆听的需求。但也有部分用户表示,佩戴了助听器之后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助听器效果有的好有的差呢?

因为每个人听力损失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并不一样。个人的听损时长和语言基础也不一样。助听器的选择和调试更是不一样。

1、听力损失的程度

助听器较适合中度听力损失患者,对这部分用户而言效果较好,而且在机型的选择上也比较多,而轻度听力损失和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反而效果会差一些。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则最差,而且在机型的选择上也非常有限。

2、耐心适应助听器

刚开始佩戴助听器的时候,当你突然再次听到的脚步声、冰箱的噪音、流水声以及多年来没有听到过的远处的笑声可能会有点不适应。

因为在你听力障碍的这段时间里,大脑没有收到过这些类型的刺激,你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你听到的新声音。但是当你重新适应之后,你会发现声音变得越来越亲切、交流变得越来越容易,尤其是在嘈杂的环境中。

3、听损的时长及进行干预的早晚

听损患者在发现听力下降、受损后应及时进行治疗或听力干预,选配助听器或采用其它康复手段。越早进行干预,助听器的聆听效果会越好。.助听器越早佩戴效果越好,越早选配,听觉功能下降的少,长时间zhi缺乏声音对大脑的刺激会导致听觉功能的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戴上助听器后一开始听得到声音但听不懂,这就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和恢复。

4、听力损失坡度:

绝大多数听力障碍者的听力曲线都是较平坦的,逐渐上升或下降,佩戴助听器效果好;而陡降型、深盘型或不规则型则少见,效果不理想;低频骤降和岛屿型的更是罕见,效果差。

5、语前聋或语后聋的差异

语前聋的用户由于无语言基础,所有需要依靠助听器来学习,语训效果往往因人而异;语后聋的用户因为有语言基础,只需要助听器提高声音达到听清语言的目的就行,所以助听器佩戴后的效果会明显好于前者。

6、在选择助听器种类时不正确。

有的患者可能是重度耳聋患者,但是为了美观,佩戴的是隐性深耳道定制机,显然这个助听器的功率是不够的。所以患者佩戴的聆听效果也不够好。所以大家在选择助听器时,一定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合理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助听器。

7、引起听障的疾病及病变部位

不同的疾病引起的听力损失所验配助听器后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如鼻咽癌放疗后引起的听力损失,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会有些不稳定的情况。还有些疾病如耳硬化、中耳炎、胆脂瘤、梅尼尔氏病、听神经瘤等等也各有不同。

8、验配师的职业水平

人们的听力障碍千差万别,即使是性质、程度完全相同的听力障碍,由于生活习惯、工作环境等原因,对助听器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助听器只是一个助听设备,并不能达到好耳朵的自带功能,多数人认为花了钱就要跟自己好的耳朵一样可以听到声音,这就是对听力和助听器设备的知识的不认识,不了解助听器的功能,为什么要强调对自己的听力要有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反而影响自己的听力康复。

助听器的佩戴效果其实是件很主观的事情,期望值过高会导致患者心理出现落差,有时候即使通过听力测试,显示佩戴助听器比不佩戴时听力已经有显著提升,但部分用户仍然会主观上感觉助听器效果不佳。助听器的使用是一个需要医生、家人、朋友及老师相互配合的过程,如果有任何问题要及时与医生、调剂师进行沟通,这样才可以对助听效果加以跟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