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的正午时分,在平乐镇天皇村3组福客来饭店内,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大家伙享受着美食,谈笑风生,充满了欢乐祥和的气氛。老板王聚生一边麻利地招呼着,一边乐呵呵地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如今,王聚生不但摘掉了贫困帽,而且在脱贫攻坚的奋进路上,他的事迹成为了全镇群众学习的榜样。
家中不幸,幸福家庭遭受沉重打击
精明能干、积极乐观是王聚生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谁也不承想到,这个面色红润、脸带笑意的中年男人,却在4年前被生活的重担压得直不起腰。
王聚生是平乐镇天皇村3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曾是白马寺文化交流中心一名保安。下岗后,便和爱人朱素贞一道在周边打零工,家庭经济收入稳定。大女儿王真真大学毕业后顺利考取平乐初中特岗教师,二女儿和小儿子也相继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刚入职不久的王真真教学期间突然头痛难忍,并出现呕吐、耳鸣的症状,在家人的陪同下,医院接受检查,医院的诊断结果竟然是脑瘤!这让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崩溃,为了负担起高昂的治疗费用,王聚生每天多打好几份工,几乎借遍了所有亲戚朋友的钱,一夜间他好像老了十几岁,一家5口的生活陷入困境。
政府帮扶,二人重拾信心创业开饭馆
在大女儿去世后,年,镇里了解到王聚生家的实际困难,经过精准识别,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始了一对一的结对帮扶。镇帮扶干部先后为他们申请到了公益性岗位、产业扶贫项目和“雨露计划”教育补助,暂时缓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然而,这些补助对于还需供养两名大学生的家庭来说,作用非常有限,两人因为如何维持家中生计,陷入了深深地苦恼之中。他们尝试过卖凉皮、卖小吃,但是苦于没有稳定客源又缺乏资金,经营一直不见起色、停滞不前。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镇帮扶干部了解到王聚生的现状和想法后,主动为他分析目前的市场环境及经济趋势,结合他的自身实际为他出谋划策,并向他详细介绍了金融扶贫及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他申请扶贫小额信贷,扩大经营规模。
“以前给别人打过工,自己也摸索着做过小本买卖,算是积累了点经验吧,现在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工作换来换去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干脆这次放开胆子,在自家房子里开个小店!”王聚生将这个想法说给帮扶干部后,很快得到了支持。帮助他申请了扶贫小额信贷,又为他筹集了一些圆桌和餐椅,就这样一个寓意宴请天下宾客的“福客来”饭店,在今年5月正式开业。
迈出第一步,致富之路越走越好
每天早上八点,夫妇二人都会准时来到饭店,王聚生外出买菜,爱人朱素贞则准备一天的食材,中午迎来第一批客人,晚上送走最后一批客人,他们才关门回家,虽然很累,但王聚生却乐在其中。“以前都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是给自己打工,干劲更足。”他笑着说。目前,饭店已初具规模,菜品也相对丰富,家常小炒、大盘鸡、清炖排骨深受大家的喜爱。下一步,饭店还会推出一些农家特色美食,来吸引更多的食客。
“前几天下大雨,生意不如平时,不过我们才刚起步,日后知道我们店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会更好!”王聚生满怀信心地说。他很感谢政府,在全家最困难的时候不仅得到了物质救助,更是得到了贴心的关怀,找到了未来的方向。说起未来,王聚生说,自己并没有太大的目标,只希望大家喜欢吃他做的菜,将这个饭店经营好,孩子们可以安心读书,追求自己的理想。如今迈出了这第一步,就会一直走下去,相信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扶贫更重扶志,挺起贫困户“脊梁”。近年来,平乐镇大力推行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引导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脱贫光荣的理念和志向,鼓励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发展产业、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