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706/4892455.html针对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听力重建方法。这一方法对老年语后聋患者同样适用。面对长期的听觉丧失,多数老年人逐渐不愿与人交流,甚至可能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
但我国老年语后聋患者对人工耳蜗的接受度普遍不高,而且年龄越大的患者,越不愿接受手术治疗。除了对手术的安全性心存顾虑外,这可能还与患者及家属对术后康复效果的担忧有关。人们普遍认为年龄越大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可能越差。但同样身为老年人,年龄的差异与术后康复效果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密切。本文分析了老年语后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时年龄对其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年12月~年7月在我院行CI的60岁以上老年语后聋患者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68.09±8.16岁。纳入标准为:①年龄满60岁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②单耳植入人工耳蜗非语前聋病例,无内耳严重畸形;③符合《人工耳蜗工作指南》()的入选标准;④可耐受手术,能够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危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全身情况较差及精神病患者;②内耳畸形患者。23例患者中,既往有中耳炎病史患者6例,其中2例曾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渐进性听力下降5年,极重度聋2月;梅尼埃病患者1例;听神经瘤术后患者1例;链霉素致听力下降患者1例;突发性聋患者1例,术侧全聋1月,对侧全聋10年;其余为无明显诱因所致耳聋。18例患者手术耳术前无残余听力,3例手术耳术前为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2例手术耳术前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对于双侧听障患者,原则上选择听障程度较重、听觉剥夺时间较短的一侧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同时考虑患者自身意见。患者植入装置分别为Medel13例,科利尔5例,诺尔康5例。对于双侧听障患者,原则上选择耳聋程度较重、听觉剥夺时间较短的一侧耳进行人工耳蜗植入,同时考虑患者自身意见。18例术前存在耳鸣,其中10例术后耳鸣有所减轻,3例术后耳鸣基本消失,5例术后耳鸣情况无明显变化。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A、B两组,A组60~69岁,B组≥70岁。A组患者15例,男性6例,女性9例。左侧植入9例,右侧植入6例。听觉剥夺时间1个月~10年,其中3例术前尚有残余听力。B组患者8例,男性5例,女性3例。左侧植入4例,右侧植入4例。听觉剥夺时间6个月~10年,其中2例术前尚有残余听力。两组患者接受手术的时间为年12月~年7月。所有患者术前检查符合行CI手术的适应症,手术顺利,术中情况良好,术后无明显眩晕、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安全性较高。患者恢复良好,且均于术后1个月开机,见表1。
1.2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评估听觉言语康复效果。采用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P)、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和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进行测试。CAP分为10个等级,反应患者在生活中的真实听力水平。SIR分为5个级别,反应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MAIS包括10个开放问题,用于评估患者的听觉能力,包括使用助听设备的情况、对声音的察觉能力和理解能力3方面内容。
由于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时间不同,一些患者未收集到术后较长时间的资料。A组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数为15例,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数为13例,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数为10例,术后24个月评估患者数为8例;B组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数为8例,术后6个月评估患者数为6例,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数为6例,术后24个月评估患者数为4例。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差异显著性水平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除植入年龄外其他因素分析
A组患者听觉剥夺时间为34.07±40.39月,B组患者听觉剥夺时间为33.50±38.91月,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术前有残余听力的3例,B组患者术前有残余听力的2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A组患者中男性6例,8例B组患者中男性5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A组患者中,右耳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6例,8例B组患者中,右耳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4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结果表明,A、B两组患者之间的听觉剥夺时间、术前残余听力、性别、植入侧别均无差异,不会对两组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产生影响。
2.2植入年龄对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
术后3、6、12、24个月A、B两组CAP得分见表3。术后不同的康复时间,两组患者的CAP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CAP得分呈上升趋势,表明两组患者在生活中的实际听力水平在逐渐上升,见图1。
术后3、6、12、24个月A、B两组SIR得分情况见表3。术后不同的康复时间,两组患者的SIR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IR得分相近,均从术后3个月起获得较高得分,患者的言语水平均逐步提高,但提升幅度有限,见图2。
术后3、6、12、24个月A、B两组MAIS得分情况见表3。术后不同的康复时间,两组患者的MAIS得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AIS得分随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说明患者听觉能力逐渐提高,但提高幅度逐渐变小,两组间差异较小,见图3。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生活质量问题。听力丧失是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40%~50%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70岁听力下降的人数占比增加10%,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问题。这些老年人绝大多数为语后聋。对重度和/或极重度聋的老年患者,配戴助听器已经不能获益。这就使得他们很难与人沟通交流、逐渐远离社交生活,以致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甚至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人工耳蜗植入作为改善听力的首选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不少患者及家属对人工耳蜗植入仍存在顾虑,主要表现在安全性、术后效果、传统观念等。针对安全性方面,虽然老年患者各组织器官功能进入老龄化时期,并发其他慢性病的几率较大,但以目前的技术,慎重选择适应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老年患者同样能安全有效地接受CI手术,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年轻患者相当。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80岁以上患者2例,最大年龄为88岁。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感染、血肿、眩晕、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针对老年语后聋患者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存在颇多争议。据统计,影响术后康复效果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性别、耳聋发生的年龄、植入年龄、植入侧别、听觉剥夺时间、耳聋的原因、术前残余听力、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教育水平等;设备因素也可能对康复效果有影响,如语言处理器的种类、植入方式、电极的位置和数量、人工耳蜗的使用时间、言语处理器策略等。人工耳蜗的使用时间、重度到极重度聋发生的年龄或植入年龄、听觉剥夺时间、病因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可能更大。
针对年龄这一影响因素,很多学者认为,大脑的认知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而学习和记忆能力也会随之减弱,所以高龄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不如低龄患者。尽管人工耳蜗可以代替毛细胞的功能,但随着听觉系统整体的老化,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听觉中枢的能力降低等因素,也使得老年患者CI术后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不如年轻患者。也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同样能在CI术后获得与年轻患者相当的康复效果。Hiel等对例成年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年龄不会影响老年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最终的康复效果,只会使患者康复速度减慢。经过术后有效的康复训练,不同年龄的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Sonner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在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不仅能改善听觉,而且能改善脑部的执行功能。本研究的重点即为植入年龄对老年语后聋患者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的影响,其中,患者的人工耳蜗使用时间基本固定,听觉剥夺时间、植入侧别和性别等几个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干扰已经排除。本研究得出,老年语后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获益明显,相对更高年龄对CI术后康复效果无显著影响,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CAP得分和SIR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除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外,患者的听觉剥夺时间、术前残余听力、术后人工耳蜗有效利用时间、性别、侧别等也可能会影响到术后的康复效果。而本研究在选取病例时未将这几个因素进行配对,以致不能排除这几个因素对本研究结果的影响。因此,我们分别调查了A、B两组患者的听觉剥夺时间、术前残余听力、性别、植入侧别等,并对他们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在对患者年龄进行分组的同时,这几个因素是否形成偏倚。
研究显示,老年语后聋患者CI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令人满意。本研究中,随着术后康复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实际听力水平呈上升趋势,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更为顺畅,生活质量也明显提升。随着老年人对生活质量要求提升,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选择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由于大脑功能的减退,老年患者CI术后在短期内不能很好地适应人工耳蜗,短期获益比年轻患者慢。但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此差异微乎其微。经过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老年患者同样能获得较好的术后康复效果。
4结论
对于60岁以上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和/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老年语后聋患者,植入年龄对术后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纳入的符合条件的患者例数较少,未来还需收集病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