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头窍阴穴宿醉晕车,眩晕头痛耳鸣耳聋 [复制链接]

1#
头窍阴穴归属足少阳胆经,有缓解宿醉晕车,治疗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作用。

位于人体的头部,当耳后乳突的后上方,天冲穴与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中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一交点处。头窍阴穴位于耳后方,在乳状突起上方的外耳缘后侧凹陷处就是头窍阴穴位,强力指压会感觉疼痛。经穴名。《针灸甲乙经》名窍阴;《圣济总录》名首窍阴;《针灸资生经》名头窍阴。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别名:窍阴穴,枕骨穴。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1)头窍阴穴。头,指穴处的部位在头部。窍,孔穴、空窍之意。阴,指穴内物质为阴湿水气。头窍阴穴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此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本穴物质为浮白穴下传的水湿云气,在下行本穴的过程中,水湿云气不断散热吸湿,至本穴后则化为天之下部的滞重水湿云气,天之上部如同空窍一般,故名。(2)枕骨穴。枕,睡眠时头部的最低点也,此指本穴所在的部位。骨,肾主之水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润下特性的寒湿水气。枕骨名意指胆经气血在枕骨部位化为了天之下部寒冷特性的水湿云气。理同头窍阴名解。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寒冷水气。冷降并循胆经下传完骨穴。降浊去寒。宿醉晕车,治疗眩晕、头痛、颈项强痛、耳鸣、耳聋、口苦等功效。头窍阴穴,开窍聪耳,平肝镇痛。头窍阴穴配强间穴治疗头痛;头窍阴穴配太冲穴、风池穴和支沟穴治肝火旺盛、偏头痛;头窍阴穴配听宫穴、翳风穴、听会穴,有开窍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补之或水针。头窍阴穴,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头后侧部。头窍阴穴,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两手拇指同时着力按压头窍阴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下面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太乙穴:胃疼、腹胀、心烦、癫狂等

头维穴:头痛、头晕目眩、口痛、迎风流泪

头临泣: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

延伸学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