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80413/6502255_0.shtml八、如何预防?
1.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适度运动、远离噪声并加强对全身慢性疾病的管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加,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加速听力损失的风险因素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干预。
(1)限制脂肪的摄入
大量摄入脂类食物,会使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大,引起动脉硬化,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内耳对供血障碍最敏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时,会导致听神经营养缺乏,引发耳聋、耳鸣。因此,老年人每日脂肪总摄入量应控制在40克以内,胆固醇总量应在毫克以下。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鱼子等富含脂类的食物。烹调方法尽量选用炖、煮。老年耳聋者可适当多吃鱼类食物。鱼肉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避免高血脂,达到防治老年性耳聋的目的。
(2)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锌
噪声能使人体中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类(维生素A、E、B等)物质消耗量增加。人体缺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D)时,司听功能的内耳听觉细胞会发生退行性病变。缺乏维生素还会导致红细胞硬度增加,使听觉细胞缺氧坏死,导致老年性耳聋。因此,应多吃瘦肉、豆类、木耳、蘑菇、萝卜、西红柿、大蒜、各种绿叶蔬菜及牡蛎等食物。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却明显降低,导致听力减退。含锌丰富的食物有鸡、鸡蛋、苹果、橘子、核桃、*瓜、白菜及各种海产品等。
(3)多饮牛奶,常吃豆制品
牛奶吸收及利用率高,几乎含已知的各种维生素,能促进钙的吸收利用,对防治、改善血液循环和耳聋症状很有帮助。人体补充铁质可以扩张微血管,软化红血球,保证耳部的血液供应,有效防止听力减退。大豆中铁和锌的含量较其他食物高很多,且含有大量的钙,能补充耳蜗钙代谢不足,改善耳聋、耳鸣症状。
(4)戒烟戒酒
尼古丁和酒精会直接损伤听神经,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致内耳供血不足而影响听力。
(5)适度运动
对老年人来说,坚持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内耳的血液供应也会随之得到改善。
(6)常做耳保健操
老年人在生活中可常做耳保健操,对预防和改善老年性耳聋有一定帮助,具体方法有两种,第一,使用中指和食指分别夹住耳前耳后,上下搓揉50次,一天两次。第二,将双手互相摩擦至发热,持续按于丹田。两种方法均适合睡前进行。
(7)保持情绪稳定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差,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内血管痉挛,如果同时伴有高血黏度,则会加剧内耳的缺血缺氧,最终导致听力下降。我们可以选用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的银杏叶制剂,丹参制剂运用以改善微循环,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8)定期检查
定期检测听力。根据听力下降程度,助听器成为老年性听力障碍的最主要干预手段。听力损失越久,大脑听觉中枢对声音的反应就越差。长时间听力损失,不仅造成听力障碍,还会导致沟通障碍、心理障碍、出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早期检查,发现问题后及早治疗,可以让听力尽可能恢复。
(9)预防突发性耳聋
身体状况、精神紧张、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都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产生的诱因。建议平时生活和工作中避免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注意调整生活节奏。勿狂喜暴怒、情绪波动,保持平和、积极的心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熬夜、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饮酒、吸烟等可使血管痉挛,导致血循环障碍发生突发性耳聋。
2.减少危险因素
(1)避免使用耳*性药物
老年人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且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加大。故建议老年人服药前需咨询医生,尽量规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等耳*性药物。
(2)避免噪声损伤
高强度、持续性噪声会对人耳造成伤害,导致耳聋、耳鸣等。加强噪声防护应该从年轻做起,预防因突然爆震引发的听力损伤,根据需要佩戴符合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避免娱乐性噪声损伤。避免在噪声很大的地方工作生活长久,避免长时间高音量佩戴耳机。
九、如何治疗?
(一)药物
对于常见内耳疾病,如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所导致的听力损失,应参考相关临床指南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伴有耳鸣的患者可使用药物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银杏叶提取物等);对伴有眩晕的患者要积极查找原因,通过药物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伴有全身慢性疾病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开展听觉保护性随访;对于伴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建议尽早使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
对老年性耳聋听力治疗上目前仍缺乏特效药物。临床上常用药物如下:
①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如西比灵、潘生丁、地巴唑、尼莫地平、培他啶、丹参、脉络宁、络欣通、迪奥心血康及低分子左旋糖酐等。
②维生素A、维生素E及复合B族维生素等。
③内分泌制剂及脂蛋白溶解剂,如性激素及安妥敏等。
④补充微量元素:据统计老年性耳聋患者30%-58%有程度不同的缺锌,补锌后有20%-28%听力改善,25%-40%耳鸣减轻。同时,补充铁剂可扩张耳蜗血管,增加供血量,软化红细胞,能有效的防止听力减退。
(二)助听器
建议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到专业医疗机构或有资质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验配。
1.轻、中度听力损失者,尤其是安静环境下言语识别率较好者,建议首选助听器作为听力补偿手段。
2.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者,在佩戴助听器后不能满足听力基本需求时,要及时考虑人工耳蜗植入。如暂时不具备手术条件,则仍建议使用大功率助听器。
3.双耳听力损失者,推荐双耳验配助听器。
(三)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植入是目前解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最为直接有效的康复手段,对改善老年人言语识别率和交流能力有良好效果。
(四)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活血化瘀开窍行气之中药,如益气复聪汤、六味地*丸、愈风宁心片、松龄血脉康、耳聋左慈丸、耳通等。安神补心药,如安神补心丹等。2.耳穴压豆:采用王不留行籽对所选穴位进行贴敷,间歇按揉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达到改善耳聋耳鸣、眩晕失眠的目的。有研究显示在听力改善方面,中药联合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较高。
3.针灸:有研究表明针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老年性耳聋,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听力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十、听觉康复训练
在老年听力损失患者中开展听觉康复训练可加速对人工听觉装置的接受及适应进程,促进提高言语识别和交流能力。同时,还可以激发记忆力、注意力等认知能力。在整个听觉康复训练中,应该建立以家庭为中心,辅以康复机构以及多学科人员(包括医生、听力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协同参与的康复模式。随着网络功能和应用的迅速扩展,远程教育和智能手机软件逐渐成为家庭康复训练的好帮手。
(一)未使用助听装置者
因各种原因未使用助听装置干预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应积极采用以下交流方式改善言语交流能力。
1.缩短谈话距离。
2.讲话者要吐字清晰、放慢语速,并适度提高音量。
3.充分发挥视觉功能,面对面交流,最大限度地利用唇读和肢体语言。
4.利用残余听力,对听觉察知、识别、辨别、理解分别进行训练,掌握聆听技巧。
(二)使用助听装置者
已接受助听装置干预的老年听力损失患者,康复训练应建立在适应佩戴助听装置的基础上,对装置的调试、验证和效果评估应贯穿整个康复过程。
听觉康复包括认知训练和听力训练:常用的认知训练方法为记忆训练、处理速度训练等;听力训练则从听觉察知、识别、辨别、理解四个方面逐步进行。
参考文献
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听力损失诊断与干预专家共识()
崔志汉.老年性耳聋的治疗[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5):24
往期回顾
你的听力正在下降吗?——了解老年性耳聋(一)
中西医结合预防
老年失智与失能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