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危难之际,白衣战士逆行而上,冲锋在前
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使命担当!
书写了生命至上的战疫答卷!
今天(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
让我们一起聆听英雄的事迹
道一句最真诚的谢谢!
网络配图
他们是“英勇战士”执甲逆行
今年年初抗击新冠肺炎期间,医院派出一批骨干医师,跟随广西医疗队出征武汉。2月4日,医院呼吸内科专家韦球所在的广西第二批援助湖北抗疫医医院。
在请战书上,韦球曾这么写道:“第一,我学成归来,就是为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有所为;第二,我年轻力壮,撑得住一线工作的强度;第三,我是有12年*龄的*员,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40多天的奋战,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韦球和广西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医疗队的队友一起,医院共收治名患者,其中重症40人,治愈出院人,实现了“零死亡、零感染、零回头”。
韦球(左一)
他们是“拆弹部队”救人于生死间
主动脉瘤是一种异常凶险的疾病,一旦破裂会危及生命,被称作身体里的“不定时炸弹”,手术难度大,风险很高。“我的团队就是‘拆弹部队’,专门拆除胸腹主动脉瘤,让病人活下去。”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刘永春说。
刘永春
去年12月底,桂医院诊断胸腹主动脉瘤,医院后,家属经人介绍找到刘永春。因转运风险大,路上颠簸很容易造成动脉瘤破裂,患者家属听从刘永春主任的建议,经过5小时的辗转,医院派出的救护车。
医院、顺利开展检查、手术,经过8个小时与死神的较量,胸心血管外科诊疗团队成功完成了胸腹主动脉置换。住院28天后,蒋某某康复出院。
刘永春自豪地说,在现今条件下,全国能开展胸腹主动脉瘤的医生大概只有多位,医院中,“拆弹部队”应该是“独立营”。
他们是“精准大师”准确无误击退病魔
耳聋耳鸣是不少老年人觉的“毛病”,56岁的*先生(化名)十多年前开始听力下降,曾戴过助医院想解决耳聋耳鸣的问题,但都没有明显效果。
今年7月份,*先生走进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求医。科室副主任韦理直医师检查后发现,*先生并不是普通的耳聋耳鸣,而是耳硬化症,这种病的病因不明,是因为海绵体硬化导致声音传递不进去,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一般会误诊为年纪大造成的耳聋耳鸣。
“我们先做一只耳朵,手术一结束,他马上就能听见。观察几天后,我们还要为他做另一只耳朵的手术。”韦理直副主任自豪道:“目前,所有的中耳手术都能在内镜下完成。”
韦理直
从年科室创建,经过68年的发展,如今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能够顺利开展耳鼻喉科四级手术。7月2日,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团队成功完成首例喉癌并颈部巨大淋巴结转移癌手术,患者康复良好。
他们是“手术护卫*”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医院麻醉科有24名麻醉师,其中8人是女医师,副主任医师郭亮是唯一的一名女博士。“麻醉开始了没?”“手术已经结束了!”这是郭亮在手术中与患者最多的对话。
郭亮
手术中,患者的呼吸、心跳、血压、体温、肾脏等全部由麻醉医生来调解和把控。当患者出现危急状况时,麻醉医生有权叫停一台手术,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能做到10秒钟内‘麻倒’病人,最快的3秒,能让病人在手术结束后立马睁眼。”郭亮说。
被郭亮“麻倒”的病人中,最小的有26周孕期的早产儿,年纪最大的有90多岁。“让病人在手术中感觉不到痛,是我们麻醉科医师必须做到的。”
他们是“患者之友”常常达到忘我境界
“*医生,我就等着你周四出门诊了!”这是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敏红每周四出诊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敏红
“乳腺外科涉及到私隐,女患者需要女医师,特别是未婚的女孩子,更希望能有女医师帮看病,是病人的认可让我坚持了下来。”*敏红说,外科以手术操作为主,每天4、5台手术,多时7、8台手术,每台手术短则2个小时,最长的20个小时,因为体能原因,很长一段时间里,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唯一一名女医生。
女孩子都是爱美的,但是,长期奋斗在手术台边的*敏红自大学毕业后一直忙于工作,竟一次也没有穿过裙子和高跟鞋,最喜欢的就是白大褂。直到年的母亲节,*敏红被推荐参加电视节目,她第一次穿上一条红裙子。婆婆看后一直称赞她:“穿红裙子真漂亮!”
他们是“新生接力棒”领着孩子见到光明
成为妇产科的一名医生后,医院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姿逛街时,经常会碰到家长拉着孩子过来跟她说:“刘医生,这是你接生过的孩子!”
刘姿
这也是让刘姿最自豪的原因之一。“我经常对孩子们说,你出生时第一个看到你的人是我哦!”
现在,刘姿已经是医院的副院长。但她表示:“我喜欢别人叫我刘医生,而不是刘院长。我没有院长办公室,都是在科室,我喜欢病人能在那里找到我!”
韦球、刘永春、韦理直、郭亮、*敏红、刘姿......
他们的年龄、样貌、经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医生他们选择了一身白衣义无反顾,顽强拼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让我们再次跟他们说一句:谢谢!
记者:木易通讯员: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