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陕西凤翔县发现两千年前刻有情诗汉代铜镜文化考古 [复制链接]

1#

陕西凤翔:秦雍城城内道路系统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格棋盘式格局摆布;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当时道路并不规整,而是受制于河流、环境、建筑、作坊、市场等功能区的分布“顺势而为”。出现上述不同认识的主要原因或是因为当时只注意到路的迹象进行的区段模拟连接,而没有注意到它们之间的不同年代关系;或者是因为只注意到建筑附近河岸上的道路遗迹而没有对整个城内相关遗迹做整体全面工作。


近年来,秦雍城大遗址考古保护工作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此拟定了“在承继既往宏观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微观工作方法对细部及重要区域进行全面了解,以全面认识秦雍城,并建立信息系统”的工作理念,其中对城内道路系统的考古保护工作项目被列入重要的工作议题。


自2011年年初开始,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工作队与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联合组成的雍城考古队,重新启动了城址内道路考古工作。工作的方法和程序首先是按照传统资料对所有道路的迹象进行全面的地面调查,结果共发现道路遗迹点30余处。在各处土崖、河沟断面上所暴露路土迹象,则从地层关系上确认了各段路土之间不同的年代关系;其次从已明确的路土迹象出发,用钻探的方法追踪其延伸的路径,并试图将某些残断的同期道路进行连接;最后确定下一步从梳理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秦雍城的道路系统进行重点考古工作。


2011年3~11月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会同市县文物部门,对东西向穿越秦雍城城址北部的省道S104(暨S210)凤翔过境公路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由于该建设工程区间早先曾勘探出6处古代道路遗迹,以此为契机,该项工作遂与秦雍城大遗址城址内道路系统考古工作紧密结合,希望取得更加直观的考古材料。经布方发掘,上述多段古代道路分别处在不同的层位下。按多年来在雍城遗址确立的地层年代关系,压在②层下即为明清时期的道路,路面宽4~5米,路土中包含瓷片及明清时期砖瓦碎片等;压在③层下即为唐宋时期的道路,路面宽3~4米,路土中包含同期瓷片、砖瓦等;压在④层下即为汉代道路,路面宽18~21米,路土中包含东周时期瓦片、西汉时期砖瓦碎片等;而压在⑤层以下,生土之上的即为雍城时期道路,路面宽9~11米,路土中包含史前、西周和东周时期陶器残片、瓦片等。由于年度内已确定出的秦雍城时期的道路遗迹正好处在村落道路之下,目前难以实施发掘;而对于过去曾被认为系雍城时期道路,而现在被重新确认为西汉、唐宋时期的道路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发掘。此次主要发掘出的西汉时期道路,基本路宽18.3米,接近十字路口处宽度近21米,路土厚度20厘米。车辙宽度分别为1米和1.4米,车辆碾压出的多条辙梁清晰。根据道路走向的判断,东西向路径自城址东北部越塔寺河,西南部越雍水河而斜向穿越;根据延伸的方向判断,与其呈十字交叉的南北向道路向北可能通往雍城西北部的雍山一带,向南可能通往雍水河与纸坊河的交汇处。经综合分析,该路径当与秦雍城时期道路没有关联,它是西汉时期修筑的国家大道。据古文献记载,早在秦始皇统治时期,出于*事、*治、经济的需要,曾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也就是当时的“国道”, 2200多年前,秦始皇出巡雍城、陇西等地均沿此道西行。西汉时期,在此基础上修筑了“回中道”,成为东西交通干道。到汉武帝时代,“回中道”不仅是皇帝西巡举行郊祀活动必经之地,同时也一度成为南线丝绸之路通往河西、西域进行贸易以及抵御匈奴的经济战略要道。在雍城出现的与其南北向交叉道路,则可能是分别通往城北的雍山祭祀圣地和城南的雍河水运码头。根据道路发掘的地层叠压关系,目前在城址内发掘出的西汉时期道路之下没有发现秦雍城时期的路土迹象,说明秦在雍城置都期间该国家大道是从城外穿越的,后来才改道于此。


根据地形地貌及环境考察,当时雍城西北高,东南低,加之从北山一带的水流通过白起河及其支流穿城而过,使当时的雍城成为水上城市,此次从城址内多处相关遗存中界定出属于秦雍城时期的道路遗迹,其走向与布局往往受到了河流的制约。


尽管目前对雍城城址内道路系统所进行的考古工作项目系初期阶段,所完成的工作总量有限,但已发现了非常重要的线索,尤其对秦雍城时期道路遗迹的确认则为下一步开展全面有序工作提供了明晰的指向和参照。


道路与排水系统在中国古代都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一座城市必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明确了道路与排水系统,对于搞清整个城市布局至关重要。雍城的布局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中具有典型意义。根据“十二五”秦雍城大遗址保护考古工作总体规划,对道路与排水系统的全面考古工作已列入首选课题。(雍城考古队 田亚岐 耿庆刚 景宏伟 张 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