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顾名思义,听力出现了损失。
根据耳部的不同病变部位,听力损失常常可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
为了量化损失的不同程度,我们习惯上用听力图来度量不同的听力损失。根据听力图上不同的曲线形状,有平坦型、下降型、陡降型、上升型等听力损失。
然而,即便是两位弱听人士的听力图有相似甚至相同的曲线形状,他们的听力情况却可能是千差万别。
今天我们来说说低频听力损失(即上面说的上升型听力损失),一个有些人碰上可能听力痊愈,有些人必须戴助听器,有些人可能听力越来越差,甚至用上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都没效果的听力损失。
01
什么是低频听力损失?
低频听力损失,从字面意思就可看出听力损失主要集中于低频,在听力图上从低频到高频逐渐上升,呈现“爬坡”的曲线形状,也叫上升型听力损失。
说到它的听力损失类型,常见于有外耳或中耳病变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当然,如果是传导性听力损失,那无疑是比较简单的,而我们这次要说的是低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这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中一般是较少见的,但不管是对于弱听人士还是验配师来说,一旦碰上却是比较棘手的。
02
低频听力损失有哪些症状?
患有低频听力损失的弱听人士可能会出现“重女轻男”的现象,即在日常生活中能听清楚女性或儿童的说话声,但听男性声音却很费力。
这个从听力图呈现的低频听力下降可以了解其原因:
男性的声音一般比较低沉,以低频为主,而女性或儿童的声音则较尖、细,以高频为主,低频听力损失正好是低频部分损伤,听低频(男声)比听高频(女声)更费劲。
当然,因低频听力下降,低频听力损失者对于日常环境声音的感知也很弱,常常听不到交通噪声、他人讲话声(尤其是噪声环境)。
相较于容易被忽视的高频听力下降,低频听力损失反而更容易因为“听不到”而被人们发现自己听力的问题。
03
引起低频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哪些?
通常,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是先天性的。
例如梅尼埃病。早期是低频下降型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还有以眩晕和耳鸣为主症状表现。不过在后期,随着眩晕的反复发作,听力可继续下降而发展为其他不同曲线形状的听力损失。
再例如听神经病。
虽然听神经病的听力图类型多种多样,但常见的、典型的是低频下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常表现为“听得见而听不懂”。
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竞争压力的增大等,近年来,后天获得性的低频听力损失也逐渐增加,这说的就是当下年轻人经常熬夜、长期多度劳作等引起的一种突发性耳聋。
这种突发性的低频听力损失初期大多会有耳朵闷胀感,耳鸣,听自己说话回声大等表现。
04
患了低频听力损失,怎么办?
对于突发的低频听力损失,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突发性聋,治疗原则与突发性聋基本一致,关键是抢占时间,积极治疗!
要知道,在突发性聋中,低频听力损失的预后效果可以说是最佳的,甚至可以恢复至正常听力。
当然,预后要想低频听力损失不反复,放松心态、起居有常、食饮有节很重要!
对于稳定的低频听力损失,建议通过助听器来合理放大声音,补偿低频下降带来的听力问题。
但是,低频听力损失可不像听力图上那条“爬坡”的曲线那么简单,助听器调试的时候,往往多补偿低频反而没有用,甚至听得更不清楚。
而低频听力损失调试的精髓是,根据听力图曲线反其道为之,适当增高频,降低频,并根据不同弱听人士的需求使用提高信噪比的助听技术。
当然,对于一些特殊的低频听力损失,如听神经病,助听器有一定听力改善效果,但言语识别方面的障碍难解决,且可能有些人改善效果不错,但有些人的却很差。
虽在有些研究报道中听神经病的人工耳蜗植入效果显著,但因听神经病的定位诊断尚不明确,人工耳蜗的预期效果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小编的话
看到这里,关于低频听力损失,你了解到多少呢?
其实,不论是突发的,还是稳定的低频听力损失,早一点发现,早一点找专业人士才能对症及时治疗或选配合适的助听设备,早一点改善听力。而“拖”,只会让你的听力越来越差。
版
权
声
明
本文为医界原创,版权归医界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联系我们。
喜欢,就给我一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