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职场精英遭遇耳鸣,担心鸣久必聋来看医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得的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11291.html

3月3日是第20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为:“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

小王是一名职场精英,近日感觉耳朵里像住了一只不明生物,一直吱吱叫。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小王咨询了“度娘”,上网搜索了有关“耳鸣”的信息。网上说“鸣久必聋!”这可把小王吓坏了。怎么办?!小王带着担医院耳科就医。

医院,医生详细询问并记录了小王的症状,包括耳内响声的性质、持续时间、发生的诱因、听力情况,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同时给小王开了几项检查,进行了详细的听力学评估。检查结果最终很令人欣慰,小王耳部体检正常,听力也是相当不错的。看到结果小王暂时放松了心情。医生安慰小王坐下,说道:“不用紧张,听我来解释——”

日常生活中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耳鸣。耳鸣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就像感冒时会流鼻涕一样,是一种症状。耳鸣的声音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最常描述的有:蝉鸣声、嗡嗡声、电视机调台的声音、流水声、沙沙声、开锅的声音、心跳声等。其实,正常人也可能有耳鸣,例如,给予一个科学上绝对安静的环境,绝大多数的正常人都可以听见或多或少的耳鸣声。

小王:“为什么会出现耳鸣呢?”

医生:“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大多数耳鸣在发生之前都有工作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睡眠不足或者噪音接触等诱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激增,如果自我调节不佳,加之情绪紧张、熬夜失眠,就容易出现耳鸣现象。长时间戴耳机在嘈杂环境下听音乐,经常出入迪厅、KTV、射击场等噪音比较大的场所,也会引起耳鸣甚至听力下降。某些耳科疾病,例如中耳炎、耳硬化症、梅尼埃病等,也会伴有耳鸣症状。此外,负责内耳供血的血管如发丝般细,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影响到全身血管,耳朵也不能幸免,也容易出现耳鸣。过去曾经和正在使用的某些药物,也可能增加耳鸣。此外,耳部血管和骨质结构的某些特殊情况可能会使患者听到脉搏样的耳鸣。

小王:“那长久耳鸣会不会引起耳聋?”

医生:“鸣久必聋是一种不科学的说法——”

耳鸣本身不会导致耳聋!耳鸣并不是引起耳聋的直接原因。当耳部患上某些疾病时,耳聋和耳鸣可能会相伴发生。例如,突发性聋患者,可以伴有耳鸣。梅尼埃病患者除了发作性眩晕和波动性听力下降以外,也可能伴随耳鸣的波动变化。耳鸣可以在耳聋之前、同时或之后发生。耳鸣不是“敌人”,有时可作为一种警示信号,而耳聋的原因仍然是疾病本身。切不可轻信“鸣久必聋”而平添烦恼。

小王:“出现耳鸣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预防和控制?”

医生:“这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出现耳鸣,不要惊慌,当然也不能置之不理,最医院就诊,按医生的指导进行耳部体检和听力检查。通过检查结果帮助判断耳鸣的声音可能来自外耳、中耳还是内耳。不伴有听力下降的耳鸣多是由于生活中的“不注意”,例如劳累、情绪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调整。新发的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耳鸣,多数通过正规的治疗能消失、缓解和控制。就诊的重点在于仔细鉴别,寻找病因或者诱因,针对病因和诱因进行治疗指导,减轻耳鸣对生活的影响。在这里需要医生给予鉴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积极配合和自我调整。

日常生活中,要从我做起:

(1)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良好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2)放低声音,避免长时间噪音接触,强声环境下可以采用佩戴耳塞等保护措施。

(3)医院就诊,避免用力挖耳、擤鼻。

(4)尽量避免使用耳*性药物:例如庆大霉素、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

(5)保护耳部头部免受外力作用,避免外伤。

(6)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保持血压、血糖等全身慢性疾病处于稳定良好水平。

(7)定期监测听力,发现问题尽早就医。

小王听了医生的解释和建议,如释重负。医生望着小王远去的背影,深深感叹,面对耳鸣正确的做法是,不恐惧、不抗拒,正视耳鸣,降低影响,积极治疗,重在保护听力。

作者:张祎辛玲玉

单位:首都医科医院北京市耳鼻喉咽喉科研究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