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光大宏观疫情过后哪些消费或率先反弹金融
TUhjnbcbe - 2025/6/10 19:17:00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来源:金融界网站

文:光大证券宏观研究张文朗团队

要点

国内疫情逐步缓和,那些被冲击的消费需求将如何演变?哪些可能反弹较快、哪些较慢?为此,我们复盘年“非典”和历史上海外重大疫情对消费的影响,看看哪些子品类受冲击较大,哪些有正面影响,以及疫情过后,各类消费需求的回补力度与节奏。

按照“非典”和海外疫情的经验,商品消费中,汽车、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或影响最大、反弹较慢,但支持政策力度难回过去,反弹或难高。服装、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或影响次大、反弹较晚,但可延迟,反弹幅度或较大。体育文娱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短期冲击再次,反弹稍快。食品等必需品和通讯器材或受影响最小。医药、日用洗涤品消费短期或较强劲,后期将回落。

服务消费中,交通运输和金融保险服务支出或下滑较大,但也反弹较快较高。住宿餐饮、旅游或受影响较大,且反弹稍慢。线下教育和娱乐或影响较大,但线上有所补充,总体受影响稍次,后期反弹或也较快。医疗保健、通信服务或受益。外卖、网上娱乐、在线教育等无接触经济兴起,但难抵消其他消费的冲击。

基准情形,如果一季度疫情受控,二季度消费反弹较快,全年社消同比或在6.4%(去年8.0%),四个季度分别在4.0%,6.0%,7.6%,8.2%。悲观情形下,即使疫情消退,人们心有余悸,五一黄金周消费仍受较大波及,消费恢复较慢。年全年社消零售同比或从去年的8%放缓至6.0%,四个季度分别在3.5%,5.0%,7.5%,8.0%。

正文

国内疫情稳步缓和,那些被冲击的消费需求将如何演变?哪些可能反弹较快、哪些较慢?为此,我们复盘年“非典”和历史上海外重大疫情对消费的影响,看看哪些子品类受冲击较大,哪些有正面影响,以及疫情过后,各类消费需求的回补力度与节奏。

1、年“非典”疫情时期的消费

1.1、商品零售增速呈“V”型

影响较短暂,集中在4-5月。年3月开始,“非典”从广东地区蔓延至内地其他省份,4月、5月,“非典”人数迅速增长,两个月内全国患病人数新增多人,广东和北京为重灾区,导致“五一”假期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3月的9.3%下降到4月的7.7%,5月进一步下降到4.3%,6月疫情开始得到控制,新增病例数趋于稳定,6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社消同比开始反弹,7月反弹回9.8%。

分消费类别来看,除了中西医药、日用品受疫情正面影响在4-5月出现跳升外,大多品类商品的零售都受到了负面影响,服装、金银珠宝、家具等消费甚至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多数消费品类受到冲击:


  外出就餐减少,饮料等食品消费减少。商场购物冷清,服装、金银珠宝等零售同比均在3-7月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外出减少,导致汽车、石油制品业受到了一次性的冲击,网上购物还未大发展,通讯器材类零售也受到影响。
  部分学校停课、减少外出和去人流密集处,文化办公用品、体育娱乐用品、书报杂志零售也受到较大冲击。
  

受益于中国刚加入WTO以及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支撑,化妆品、家电、建材等受负面冲击相对较小。


  时值国际化妆品牌在中国开疆拓土、本土新兴品牌纷纷诞生,“非典”期间各类国际化妆品牌纷纷降价促销,化妆品零售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而因中国刚加入WTO,外资家电企业加快在中国跑马圈地、国内民营资本也较为活跃,家电企业并购重组频繁,国美、苏宁、大中等渠道商也在快速发展。尽管上半年最重要的促销节点“五一”期间的家电销售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时间较短,且带有除菌、消毒等功能的洗衣机、微波炉、空气净化器等家电逆势走俏。而1-2月房地产销售累计同比从02年底的19.6%大幅反弹至67.7%,装修建材零售则从4月近%的同比增速,下滑到5-6月的40-50%,但仍强劲。
  
  

医药、日用品受到提振。


  “非典”期间,预防类药品以及保健品等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上半年在八大类消费性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的增长率为13.2%,位于支出增长的首位。社消中的中西药品类零售从年2月的11.5%上升到6月的25.8%。
  此外,日用品中的洗手液、消毒液和洗涤剂的销售也有明显提升。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年4月北京中草药及中成药类、日用洗涤用品类消费活跃,同比增长36.9%、77.2%。蓝月亮和威露士等企业正是借助“非典”快速扩张并成为了洗手液行业领军企业。社消中的日用品类零售则从年2月的8.4%上升到3月的22.8%。
   

定基来看(由于绝对消费额有季节性,我们对同比取定基),必需品影响小,短期受冲击越大的、后期反弹幅度也越高。


  食品类(必需品)、化妆品(护肤品有一定必需性,且时逢海外品牌涌入期)、通讯器材(外出少通讯多)受影响最小。
  汽车及石油消费(刚过井喷期、且公共交通受阻提升私家车需求)受影响也较小。
  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受影响其次、反弹也较快。
  服装、金银珠宝、家具短期受影响最大、但反弹幅度也更高。
  日用品、中西药是受益品种。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家电与建材也有支撑。
  
  

2、非典”期间服务消费受冲击更严重

相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更多是商品消费(年餐饮仅占11%,网上非实物商品占网上零售额的2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除了商品消费,也包含大量服务消费。与社消同比从年的8.8%上升到9.1%不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从年的13.6%放缓到年的8.0%,说明服务消费可能受影响更大。除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外,其余分项增速均放缓,其中食品、居住下滑相对温和,或与其必需品属性有关,衣着全年也下滑温和,或与服装年内先跌但较快恢复有关;交通通信、教育文娱服务增速下滑最严重的,或与交通受阻、外出受限有关;全年看,医疗保健总体也下滑,社消中西医药年内先涨后跌,或与医疗服务和物资紧张有关。

从大类细项来看,食品中在外用餐支出和食品加工服务费同比放缓幅度大于总体食品,二者分别从02年的30%和38%下滑至03年的6%和13%,主要是出于在“非典”疫情期间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考量,消费者会尽量避免外出用餐、外购食品,疫情结束后,在外就餐同比增速于04年恢复,但食品加工同比增速则在05年才恢复。年4月份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速仅为2.1%,5月份同比下降15.5%。服装与衣着加工服务支出全年同比也放缓。

交通支出受到了较大冲击,同比从年的52%下降到了年的11%,这与人们减少外出,并少乘坐火车、飞机等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交通工具有关。年4月份全国客运量同比下降6.9%,客运周转量同比下降8%,其中民航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25.7%和17.1%,铁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14.7%和10.1%。5月份交通运输行业受疫情的影响程度提升,5月全国完成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同比分别下降41.2%和52.1%,其中民航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77.9%和78.1%,铁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分别同比下降62.5%和57.2%。

但通信服务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尽管收入下降同样不利通信服务行业,但“非典”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接触,网络和电话消费一度大增。从年4月1日到5月3日,北京本地网络通信话务量比3月份增加了30%;5月1日到3日,北京地区的上网访问量比平日增加了一倍。而网络购物平台(京东、淘宝)也借助“非典”事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教育文娱同样受到冲击,其中教育和文娱服务的放缓程度同样大于文娱用品。“非典”期间,大陆入境旅游受到了较大影响,年4-5月入境旅游人数下降幅度最大,而“五一”假期取消,同样影响国人的旅游。

尽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居住支出未明显表现出受到疫情冲击,但在疫情期间增速,但也有部分细项受到疫情冲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大类中室内装饰品、床上用品以及家庭日用杂品同比增速都有所放缓,并且在疫情结束有所恢复。

3、美国消费在历次疫情中的演变

3.1、-年“亚洲流感”

“亚洲流感”在年2月首先于东亚爆发,夏天传播到美国。9月初,H2N2病毒再度传回日本和北美等地。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估计美国共有,人死亡。美国也采取了隔离疾病传播的措施,例如关闭收容所和托儿所、禁止公众集会、学校停课。美国在年8月就已经生产出应对此次大流行的流感疫苗。但疫苗生产的覆盖率不足,到10月中旬美国大流行高峰时,生产的大约万剂疫苗中,只有不到一半已交付,而抗病毒药物尚待开发。

“亚洲流感”恰逢-59年的美国大衰退,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无疑是雪上加霜。战后脆弱的需求与工业生产的快速扩展的矛盾,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与紧缩的扰动,形成了战后每隔若干年来一次的衰退。而美国为抑制前期经济过热采取的货币紧缩,以及债务上限争论后的财政紧缩是-59年经济衰退的直接导火索。但后期为应对衰退,美联储于年8月开始到年8月持续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3.5%降低到0.5%附近,也帮助了经济的复苏和消费的反弹。

“亚洲流感”期间,美国年三季度以后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开始有下滑迹象,四季度快速下滑,一直持续到年一季度,增速从6.1%下降为2.8%。与中国不同,美国疫情期间,商品消费受到的影响大于服务支出,反弹也较晚,但后期反弹力度也较大。商品支出增速在年第二季度经历了一次下降,在病毒在此来袭的时候,又经历了另一次下降,年第四季度后又经历了一波下滑,从6.2%跌到了不足1%。服务消费从58年二季度开始反弹,但商品消费从四季度才开始反弹,到年年中反弹至8%。商品支出内部,耐用品支出的下滑幅度大于非耐用品,后期反弹也较高。

耐用品分项中,家具和家用设备支出同比下滑幅度较大、反弹最慢、但也反弹最高,机动车辆及其零部件支出同比下滑次大、反弹也次慢,而娱乐体育用品下滑幅度较小、反弹较快、反弹次高。或由于外出大件购物减少,而居家休闲时间变多、且锻炼意识增强。家具和家用设备消费同比从年一季度的2.1%下滑到年4季度的-4.7%,在年二季度反弹至9.2%。汽车消费同比从年二季度开始一直下滑并转负,从15.7%下滑到年第一季度的-17.7%,在年三季度反弹至35.8%。

非耐用消费品分项中,服装下滑幅度最大、反弹幅度也最高,汽油燃油下滑幅度其次,食品则在疫情期间下滑幅度最小。说明越必需、受影响越小,越可选、波动越大。

3.2、-年“香港流感”

年7月香港爆发流感,并于9月由从越战返回的部队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并在12月在美国大流行,直到大流行达到顶峰之后才有疫苗可用,当时也采取了一些非药物干预措施(例如关闭学校和托儿所、进行隔离)。CDC估计“香港流感”导致美国大约有10万人死亡。

“香港流感”同样适逢美国经济衰退。由于尼克松采取紧缩性政策,并开始分期从越南撤军,美国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而流感中高等学校和工作场所的停工对经济产生了一些直接冲击。-71年受经济衰退影响,美联储多次降息,逐步将联邦基础利率从9%的高水平降低到3%左右以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帮助了经济和消费反弹。

此次疫情期间,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放缓,从疫情开始到年三季度的10.9%一直下降到年三季度的7.5%。美国商品消费受到的冲击大过服务消费,但后期反弹的力度也较大。商品消费中,耐用品消费比非耐用品消费受冲击更大,后期反弹力度也更大。耐用品消费同比增速从年三季度的17.1%,一直下滑到年底的-3.9%,到年底反弹至23%。

耐用品中,汽车下滑最多、反弹最晚、但反弹力度最大,家具家电下滑次多、反弹更早,娱乐用品下滑最少、但反弹力度也较小。非耐用品中,食品和其燃油下滑较小、反弹较早,而服装下滑较多、反弹较晚,前者更为必需,后者偏可选消费。

服务消费中,住宿餐饮、金融保险受到较大影响、反弹较慢,医疗保健、家庭服务短期受益,娱乐在年4季度大幅上升,随后回落。这一次交运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3.3、年H1N1流感

年4月美国爆发了新型H1N1流感,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年4-10月,美国前后经历了两波感染高发季,部分学校被迫停课,10月,美国政府开始投放疫苗,疫情逐渐好转。到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结束。

之前的疫情在不同程度上增强了美国政府和居民对流感的认识,也加强了准备和预防措施。美国此次疫情应对较为及时,在疫情爆发当月美国政府宣布公共卫生紧急情况。CDC的国家战略储备开始释放25%的战略储备药品,用于保护和治疗流感。本次疫情对消费的冲击较为短暂,表现为疫情当年二季度消费同比的加速放缓,但三季度后消费支出就反弹,这与次贷危机后美国政策环境大幅放松(大幅扩赤字、利率降至零并开启QE)、经济开始反弹有关。

与前两次疫情时期一样,美国的耐用品支出下滑幅度大于非耐用品支出、但反弹幅度也较高。

耐用品消费中,汽车同比增速最低、反弹最快、反弹幅度最高,家具家电和娱乐用品下滑其次、反弹稍慢。非耐用消费品中,汽油燃油支出受油价冲击下跌最多,年二季度同比达至-37%、后期反弹幅度也较高,服装支出下滑次多、反弹次多,食品支出受影响相对较小。

服务消费中,交通运输(受油价下滑影响)和金融保险服务(或与前期市场下跌有关)开支下滑幅度最大、反弹较快、反弹幅度也较高,餐饮住宿受冲击其次、但反弹较慢,娱乐和家庭服务受冲击较小、反弹较快,而医疗护理受到一定正面抬振。

4、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短期受影响程度或大于“非典”。新冠肺炎病毒传染性比“非典”更强,采取的隔离措施更早、更广、更严,且恰逢春节长假,对节日和旅游消费冲击较大。同时,与03年刚加入WTO有外贸红利、汽车普及井喷期、房地产市场处于快速发展初期不同,化妆品、汽车和石油制品消费、地产链消费(家电、装修建材)或都难像当时那样能基本不受影响。

按照“非典”和海外疫情的经验,人们减少外出和避免与他人接触,商品消费中,


  汽车、家电家具等耐用品消费或影响最大、反弹或较慢,考虑到“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和汽车支持政策力度难比过去,二者或难像“非典”后那样迅速反弹。
  服装、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或影响次大、反弹较晚,但可延迟,反弹幅度或也较大。
  体育文娱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短期冲击再次,反弹稍快。
  食品等必需品或受影响最小,通讯器材由于远程沟通需要增加或也影响较小。
  医药、日用品(洗涤消毒用品)消费短期或较强劲,后期将回落。
  服务消费中,


  交通运输和金融保险服务消费或下滑较大,但也反弹较快、较高。
  住宿餐饮、旅游或受影响较大,但反弹稍慢。
  线下教育和娱乐或影响较大,但线上有所补充,总体受影响稍次,后期反弹或也较快。家庭服务或亦影响较小,反弹较快。
  医疗保健、通信服务或受益。外卖、网上娱乐、在线教育等无接触经济兴起,但难抵消其他消费的冲击。
  基准情形,如果一季度疫情受控,二季度消费反弹较快,全年社消同比或在6.4%(去年8.0%),四个季度分别在4.0%,6.0%,7.6%,8.2%。悲观情形下,即使疫情消退,人们心有余悸,住宿餐饮、教育文化娱乐、交通等服务消费反弹较慢,“五一”黄金周消费仍受较大波及,消费恢复较慢。年全年社消零售同比或从去年的8%放缓至6.0%,四个季度分别在3.5%,5.0%,7.5%,8.0%。

1
查看完整版本: 光大宏观疫情过后哪些消费或率先反弹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