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兴趣班已成为很多孩子放学、放假后的好去处,每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美术、音乐、舞蹈、拳击等等,总是希望孩子成为全能选手,对于炎热的夏季,游泳培训班开课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在很多家长眼里,这不仅是兴趣爱好,更是遇到危险时的保护伞。但是有的孩子游泳还没学会,却把自己弄病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咋个游个泳回来耳朵还喊痛哦,啥子情况哦
我家娃儿也是,说是呛了下水,回来嚷嚷耳朵不舒服,去医院一查说是中耳炎呦喂,游泳还会得这个病?游泳后引起中耳炎的原因?
由于儿童的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咽鼓管处于发育阶段,特别短,而且比较宽而扁平,管口呈开放状,与中耳相通,咽部若发生细菌或者病*的感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初学游泳的人群遇到呛水的情况并不奇怪,一旦遇到呛水的情况,水中的细菌更容易经鼻腔和鼻咽部进入咽鼓管并蔓延到中耳腔粘膜,水肿感染后,导致中耳积液、阻塞、脓流不出来,造成急性中耳炎。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游泳池水中的细菌,进入耳朵,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长期让耳朵保持潮湿的环境,会更加有利细菌的繁殖,导致中耳炎。
中耳炎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症状也有一定不同,最典型的症状主要是耳鸣、耳痛、耳道流水或流脓、听力下降等,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有的儿童由于年龄较小,不能准确表达不适感,家长应该注意他的动作,特别是2岁以下的婴儿,如果出现哭闹不止、发烧、揉耳朵等现象,应及时就医。
很多刚学会游泳的儿童来说,对游泳的兴趣非常浓,即使耳朵出现不适,也想在泳池里游几圈,那么如果患上中耳炎的患者,还能不能游泳呢?
中耳炎患者可以游泳吗?
急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等,急性发作期间的患者,不建议去游泳,并且应该尽量避免耳部进水,首先游泳池的水细菌较多,不管水是通过咽鼓管还是破损的鼓膜进入中耳,都会加重病情。针对于鼓膜穿刺后的患者,可以在鼓膜完全愈合后,适当进行游泳。
游泳时应如何预防呢?
1、游泳时戴耳塞
2、若外耳道进水后,可用棉棒将耳朵中的水轻轻吸出,或将进水耳朵乡下,用手掌按压耳廓,利用负压将水吸出。
3、在游泳时注意防范,尽量不被水呛。
4、游泳前清理耳朵卫生,避免耳屎在耳道中浸泡。
5、若遇呛水情况,用一只手按住一个鼻孔,另一侧鼻孔将水轻轻擤出,交替若干次,直到鼻子中的水擤干净为止。
游泳时应如何预防呢?
中耳炎一般可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如果鼓膜仅仅是充血或者色泽、形态有变化,大多不需要手术,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最常见的就是记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
若是出现鼓膜穿孔等,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这种情况常见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中耳胆脂瘤。
据统计,成医院已成功完成余例中耳炎手术,术后穿孔愈合率达到94%以上,干耳朵率达到98%,通过手术患者听力得到提高达85%。如果患上中耳炎,如未进行合理的治疗,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1、著名导演陈木胜不幸离世,鼻咽癌离您到底有多近?
2、医生专访
多重身份极限生活,朱力院长的一天可能有48小时!
3、岩尖胆脂瘤“破坏”惊人,“*一刀”高难侧颅底手术化险为夷!
点击阅读原文一分钟立马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