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你
说
话
在很多人看来,老年人听力下降是个自然现象,认为“年纪大了,聋了也就聋了”,没有关系,没必要花钱治疗了。
该知道的危害
听力下降直接导致沟通交流障碍,避险能力下降;听力下降也会给老人带去很多的心理问题,一定程度上加重脑萎缩,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寿命。
人平均45岁开始就伴随听力下降,平均60岁以上的老人,40-50%会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到了70岁占比会增加10%,到岁左右,至少90%的人都会出现听力下降的表现。
据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0岁的听力残疾老年人中有66.87%是因老年性聋引起。老年性耳聋在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疾病中全球排名前十,而在中和法等欧洲国家成为排名第一的致残性疾病。
因此,你还觉得老了耳聋没关系了嘛?
知己知彼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系统出现退化现象,引起听觉系统功能障碍,这种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听觉系统退化与听力下降被称为老年性耳聋。
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是一种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但也不是说这属于生理衰退,就放弃干预,置之不理,渐渐的失去听力。不管是老人自己还是家属,都应该对老人听力下降征兆有所警觉
1.只闻其声,不懂其意;
2.经常打断他人说话要求重复;
3.经常听错别人说的话;
4.电视、手机等发音设备常常音量调很大令其它人难以忍受;
5.声音稍高觉得刺耳,声音稍低觉得听不清。
时刻预防
出现老年性耳聋应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地任其发展。老年性耳聋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减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的:
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吃清淡食物,少吃可增高血糖和血脂的食物;
避免接触噪声;
避免应用耳*性药物;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精神紧张;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脑部及内耳的血液循环;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可减少老年性耳聋的发生率,减缓耳聋的发展速度。
积极干预
医院属一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特邀北京耳科专家李联珠坐诊,李联珠教授具有扎实的耳聋耳鸣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医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全面开展各类耳聋耳鸣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熟练、精通各项国际耳聋耳鸣疾病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和应用。
多次荣获省级“先进工作者”称号,拥有丰富的一线临床诊疗实践经验,对最新的耳聋耳鸣的诊疗技术运用娴熟。长期从事耳聋耳鸣疾病的临床、理论、科研、技术创新与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一线临床诊疗实践经验,熟知国内外耳聋耳鸣领域的最新诊疗技术。
医院
耳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