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相似的症状
鼻炎OR感冒
还真是傻傻分不清
导读
“三步” 来辨别1次数不一样
感冒实际上就是病*感染引起的鼻腔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喷嚏发作次数及连续喷嚏数量相对较少,一般每次1-2个。
鼻炎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鼻炎或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发作期每天常有数次阵发性的喷嚏,每次少则3-5个,多则十几个甚至更多。
2鼻子痒不痒
感冒时鼻子最主要的症状不是痒,而是长时间的鼻塞、流涕。
过敏性鼻炎常见症状为鼻痒,反复阵发性喷嚏和大量清水样鼻涕及鼻塞。
3其它症状有没有
感冒常伴有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伴有全身症状,多发于秋冬季或季节交替时。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与特异性体质有关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也称为变应性鼻炎。有两种表现类型,一是季节性变应性鼻炎,二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前者主要是患者对植物类花粉引起的变态反应,有季节性发作、加重的特点;后者则是对多种物质都会出现变态反应,最常见的是螨虫,以及各种动物的毛、鸡蛋、鱼、牛奶等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过敏性鼻炎与特异性体质有关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主要与特异性体质有关,这种特异性体质,实际上就是过敏体质。过敏体质的人,内分泌功能、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免疫功能大多处于失调状态,因此容易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反复感受这种物质,就引起了过敏反应,出现疾病的表现。
过敏性鼻炎的规范治疗
1、避免过敏原攻击
这一方法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对在这一季节开花的植物的花粉过敏,因此,到此植物开花之季节,即离开这一地域,就可避免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了。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则只能采取调离该地域工作、生活的方法。
2、药物治疗
药物是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手段。临床一线用药包括鼻喷激素、鼻喷抗组胺药、口服抗组胺药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I、鼻喷激素:常用的有辅舒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伯克纳(丙酸倍氯米松)、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内舒拿(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这类药物具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效果维持时间也较长,但很多患者认为,使用一段时间后,其效果越来越差。据很多研究报告认为,鼻用激素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II、鼻喷抗组胺药:如盐酸左卡巴斯汀鼻用剂、盐酸氮淖斯汀鼻雾剂(敏奇),盐酸奥洛他定鼻用剂等,均可较长期地使用,鼻部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III、口服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地氯雷他定(恩理思、芙必叮、地恒赛)、氯雷他定(开瑞坦、大生瑞丽)、敏奇(氮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片(优泽)、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盐酸西替利嗪片。这类药物作用特点是起效快,能很快控制鼻痒、喷嚏、清涕等发作性症状,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还对改善鼻塞有明显效果。但这些药物对过敏性鼻炎没有根治性作用。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引起打瞌睡感,因此,只在睡前服一次即可。但很多患者对这些药物均可以出现“耐药性”现象,即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越来越差。对此,可以另选其他一种服用。
IV、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扎鲁司特、孟鲁司特等。
3、脱敏疗法
脱敏疗法有两类。第一类方法是非特异性脱敏:如磷酸组织胺、鼻腔感染细菌制成菌苗等,通过肌肉注射给药,但疗程较长,有些患者难以坚持。另外,也采用胎盘脂多醣、斯奇康注射等,有增强免疫力的效果。
第二类是特异性脱敏疗法。这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唯一具有根治性效果的方法。疗程至少一年至一年半,最好三至四年,作用维持期在10年以上乃至终身。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畅迪,主要适用于对螨虫过敏引起者,属于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而不是季节性变态反应性鼻炎。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有不同的针对性,由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整体性疾病在局部的反应,而手术只是解决了局部的问题,因此手术疗法亦可取得一定疗效,但难免有复发的可能。
值得说明的是,儿童患者不适合于手术治疗:一是由于儿童正处于发育阶段,不适合破坏性的手术处理;二是这些手术没有必要全身麻醉,而儿童对局部麻醉的治疗操作难以配合;三是小孩术后不能配合清理鼻腔易出现鼻腔粘膜粘连情况。
5、理疗
主要有激光、冷冻、离子透入、射频治疗等,目的是改变鼻黏膜的高敏感状态。由于鼻腔黏膜局部的敏感性升高只是这一疾病的局部病理状态,而变态反应性鼻炎最根本的因素是整体的过敏体质,因此此类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仍有可能复发。
重要提示
目前过敏性鼻炎尚不能根治,“偏方”、“秘方”中所说的一次性根治更是无稽之谈,请勿上当受骗。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过敏性鼻炎不是感染引起的,只是患者接触过敏原后的一种超敏反应、一种免疫异常,抗生素不仅对治疗没有任何帮助,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及发生耐药。
误区二:滥用减充血剂如盐酸萘甲唑林滴鼻液、呋麻液(麻*碱滴鼻液)等,由于其具有收缩鼻黏膜的血管、减少黏液分泌的作用,所以使用后可以起到减轻鼻塞、通畅鼻腔的效果。由于其是非处方类药物,且其效果“立竿见影”(只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疾病),使得很多患者应用比较随意,鼻一塞就滴。因长期鼻塞而滥用局部减充血剂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笔者发现有的患者1天累计可滴5~10次,且常年应用。殊不知,由于这类滴鼻剂通常具有较强的血管扩张反跳作用,是引起药物性鼻炎最常见的原因。
对待过敏性鼻炎这种慢性病,要做好长期坚持规律用药的打算。
医院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体医护人员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联系我们:
--(病房)
--(门诊)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入院了,有哪些注意事项?放疗期间的营养膳食及皮肤护理!认识鼻息肉。气管异物的抢救及预防!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肿瘤吗?
眩晕!可能是??耳石症!!!
鼻出血,不要慌!看这里!
点击健康科普栏目,一看便知!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