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宝群妈妈问:
平时宝宝有耳屎,自己而且经常抓,能给她掏吗?
答:
正常耳屎是可以自然排出,但如果受凉感冒,或是耳内进水等其他情况,可能会导致排出障碍,导致结块,堆积。宝宝自己经常抓的话,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根据耳屎硬度和量,进行处理。平时避免污水进入耳内。
每年美国都有大约12,个孩子因为使用棉签,导致耳朵受伤而被送入急诊室;而我国因给孩子掏耳朵而误伤孩子鼓膜的事情也不少。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耳朵脆弱,千万不要给孩子掏耳屎。真的是这样吗?
01耳屎到底是什么?
通常来说,三岁前的孩子的耳朵比较容易有耳垢,但其实家长们不用很着急地去帮孩子清理的。耳朵里的耳垢也叫“耵聍”,是是外耳道皮肤的分泌物,可以保护外耳道皮肤、吸附灰尘异物、阻挡小昆虫钻进外耳道深处。平时是会随着人的身体动作,例如晃动、张口咀嚼食物等而自动脱落的。而孩子的耳朵里有少量的耳垢,是不会阻碍听力的,更不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如果耳屎量不多,就没必要掏耳朵。
02
耳屎对宝宝的益处
不要嫌弃耳屎,它还是宝宝的天然保护屏障!
好处一:耳屎能清洁耳道,还能杀菌
孩子的耳屎中含“耳屎”,它可粘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起到清洁耳道的作用。此外耳屎味苦、油质,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捕获入侵的细菌。
耳屎富含脂肪酸,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好处二:耳屎能保护耳膜、保护听力
耳屎像哨兵一样守着外耳道的大门,阻止异物侵入耳朵。
当空气中的尘埃侵入宝宝的耳道时,耳屎就能把它们粘住,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如果有小飞虫飞进宝宝的耳道,一旦尝到苦苦的耳屎,也马上就会“逃之夭夭”。
如果声波过强,如打雷、爆炸等,鼓膜会因之而受到剧烈震动,容易招致损伤,时间一长,听力就会下降。而耳屎则可以像消声器那样减低声波的冲击,以保护鼓膜,进而保护宝宝听力。
好处三:耳屎能防止一些症状
耳屎具有一定的油腻性。假如宝宝在洗澡时,不小心水流进耳中,耳屎就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的侵袭,进而防止可能引起的症状,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生。
03
正确清洁耳屎的方法
有的家长为清除小孩耳内较多的耳屎,便常用发夹、牙签、火柴棒、掏耳勺等掏挖孩子耳朵内的耳屎,这种作法是不科学的。
正确的作法是,发现小孩耳屎多,家长在掏挖耳朵内的耳屎时,必须慎重、轻拭。若难以取出耳屎,应在医生指导下,先向耳内滴几滴香油或一般的滴耳油,然后由五官科医生在额镜、耳镜配合下直视取出。
如孩子常有较多的耳屎,医院取出。平时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燥,避免发生耳屎栓塞,引起局部的感染,对小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耳屎特别多的小孩,常伴有外耳道炎症,家长一经发现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04
耵聍栓塞要向医生求助
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些人的耳屎停留在耳朵里,逐渐凝聚成团,最终堵塞外耳道,这种情况被称为耵聍栓塞。
夏天游泳、参加水上运动时,如果耳道进水,令耵聆胀大,导致耳朵有闭塞感、疼痛,甚至听力下降。
一些小婴儿发生耵聍栓塞的原因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还没长牙、不会咀嚼,耳屎很难自行排出,有些小婴儿啼哭时泪水流进耳朵,或洗头、洗澡、游泳时耳朵进水,再和灰尘、油脂分泌物结合,日积月累,最终导致耳屎积累,堵塞耳道。
以上情况,医院就诊,请专业人士帮助取出耵聍。
丨拓展阅读
三岁宝宝什么都要自己做?是时候培养秩序感
宝宝磨牙,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3岁前,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宝宝爱乱扔东西,8招教你应对
孩子爱说反话是叛逆还是聪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