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广泛应用于呼吸内科、外科、儿科、麻醉科、流行病学、运动医学等领域。对于早期检查出肺和气道病变,诊断气道病变的部位、鉴别呼吸困难原因、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可预测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能力,评定劳动强度及耐受力及对危重患者的监护等,肺功能检查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近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等疾病的诊治指南中,均将肺功能作为这些疾病诊断和严重度分级的重要指标,甚至是金标准。
目前国内开展情况
目前肺功能检医院普遍开展,在医院等级评定的标准中,卫生部要医院均应开展肺功能检查。随着我国社区医疗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医院的肺功能检查也必然开展的越来越广泛。卫生部已将肺功能检查列入“面相农村和城市社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十年百项计划”进行推广。
年苏州市“”倍增计划“慢阻肺”慢病管理以及“呼吸与危重病医学科”国家专科建设工程中把肺功能检查列为重要指标。
目的意义
开展肺功能检查不仅能进一步提高我院在呼吸系统多发病及常见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水平,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快速便捷、价格低廉、质量上乘的医疗服务。
1.用于医学诊断治疗
2.查找呼吸异常的原因
3.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
4.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的肺功能损害
5.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基本依据
6.间质性肺疾病、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
7.区分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性疾病
8.客观评价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判断预后
9.监测治疗反应,如哮喘的管理
10.制定心肺疾病康复治疗计划
11.围手术期风险评估
12.胸科术前准备及术后肺功能变化的评估
13.职业性肺疾病劳动力鉴定
14.公共卫生流行病学调查,运动、高原、航天及潜水等医学研究
哪些病人需要做肺功能检查?
(一)适应症:
1、未明原因呼吸困难。
2、未明原因咳嗽。
3、支气管哮喘。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5、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
6、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评价。
7、胸腹部手术者及其他手术项目术前评估。
8、鉴别气道阻塞的类型。
9、职业性劳动力鉴定。
10、体格检查。
(二)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①近3个月患心肌梗死、休克者。②近4周严重心功能不稳定、心绞痛者。③近4周大咳血者。④癫痫发作需要用药物治疗者。⑤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⑥主动脉瘤患者。⑦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相对禁忌症:①心率bpm者。②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治疗者。③孕妇。④鼓膜穿孔患者(需先堵塞患侧耳道后测定)。⑤近期呼吸道传染疾病感染(4周)者。⑥免疫力低下者。
肺功能检查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情况
1.因鼻子被夹住,所以应学会用嘴来呼吸
2.尽可能含紧口嘴,保证在测试的过程中不会漏气
3.尽可能配合医生的口令,即时做出呼气和吸气的动作
4.尽最大能力吸气,然后配合医生以最大力量呼出,不要有所保留自己的力量
*做肺功能检查一般不需要空腹。
平静休息:受试者到达后,先平静休息15-20分钟,以确保受试者恢复正常通气,这是检查结果具有高重复性的先决条件。
流行病学调查中,有研究调查数据显示,诊断的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均计算在内,慢阻肺相关疾病的诊断率仅为31%,有69%的慢阻肺患者被漏诊或误诊。慢阻肺的正确诊断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但只有6.5%的被访者此前做过肺功能检查。呼吸系统疾病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而疾病早期的防治更加有效,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特别在未出现症状时。
外科病人手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判断病人手术耐受性,降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在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领域的作用﹐可以了解工作环境粉尘对肺功能的影响﹐以及劳动力鉴定等。
因此肺功能检查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中意义重大,同时对规范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对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临床工作水平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这些疾病带来的社会医疗经济负担。对延长我国人口平均寿命,改善人民的生存质量都有重要社会意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