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硬化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宽频声导抗测试的临床应用进展
TUhjnbcbe - 2022/7/12 15:34:00

中耳疾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尤其多见于儿童,因此,对中耳功能的评估及中耳疾病的鉴别诊断极为重要。声导抗(acousticimmitance,AI)测试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听力学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反映中耳鼓室内变化,评估中耳疾病。近半个世纪以来,传统的单频探测音的声导抗测试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中耳位于颞骨岩部,由鼓膜、中耳鼓室、听骨链、咽鼓管及不规则含气腔等复杂结构组成,因此,其对中耳病变的精细评估仍存在不足。近年发展的新型宽频声导抗(widebandacousticimmittance,WAI)测试,相比传统声导抗,其采用的0.25~8kHz频率范围的探测音可反映中耳不同结构病变情况,对中耳功能检测具有更大优势,在临床有更广的应用前景。

Keefe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了宽频声导抗的概念,发明了宽频声导抗测试仪,并建立了测试方法,完善了仪器的设备校准,获得了测试的正常范围与特异结果等相关性数据。Feeny和Sanford等也陆续报道了宽频声导抗对正常听力成年人的测试结果、宽频声导抗对新生儿的测试结果以及在新生儿群体中的临床应用。Shahnaz等在年发表了宽频声导抗对耳硬化患者的特异性检查结果,Nakajima等在年的报道中进一步阐述了宽频声导抗在耳硬化症、听骨链中断、以及上半规管裂患者中的特异性检查结果。而Voss等则通过对正常人尸耳制造不同状态的中耳模型,进而测得不同情况下的宽频声导抗值。宽频声导抗发展至今,已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宽频声导抗测试的临床应用进展